數據顯示,2010年以來中國母嬰消費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整體市場規模從2010年的1萬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3萬億元,機構預測這一數值在2020年有望達到4萬億元。目前,90后、95后逐漸成為母嬰消費的主力軍,隨著消費水平提升與消費觀念的改變,消費升級正在推動整個母嬰品類的增長,同時驅動母嬰消費更加品質化、高端化。
不同于其他行業,母嬰需求為剛需,且消費者消費周期有限,只有短短幾年,獲客成本相對較高,現有用戶的留存及精細化運營至關重要。作為母嬰消費市場重要的分支之一,月嫂,即母嬰護理服務這一超級細分領域也經歷著快速發展的過程。
月嫂行業的誕生:由民間傳統到專業護理
坐月子在我國古已有之,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一民間傳統充滿了儀式感,從社會學和醫學的角度來看,坐月子更是協助產婦順利渡過人生生理和心理轉折的關鍵時期。
過去都在家中坐月子,由女性長輩依據自身過往經驗照料產婦和嬰兒。隨后,月嫂和月子中心慢慢出現,由專業人士給出科學的建議并提供完善的服務,由此催生了相應的母嬰護理產業。坐月子從“民間傳統”逐步演變為“專業護理”。而相比月子中心,許多家庭更愿意選擇聘請月嫂上門到家服務,在溫馨熟悉的家中,產婦不必花時間適應陌生環境,嬰兒不必再次騰挪,家人也可免去來回奔波之苦。
從消費角度來看,月嫂和月子中心并非為普適性大眾消費,其覆蓋群體中高收入人群。但對于新一代孕產婦來說,坐月子是承接“媽媽”這一重要角色轉換的關鍵時期,她們關注自身,也更傾向于理性判斷,將母嬰護理這樣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她們認為相關費用昂貴但合理且必要。
隨著經濟快速發展,城鄉差距進一步縮小,在一線城市消費保持增長的情況下,市場下沉趨勢明顯,二三線城市中高端消費步步高升。近年來,整個母嬰市場向高端、高品質持續邁進,母嬰護理的市場需求也與日俱增,母嬰護理服務逐漸往專業化、規;、品牌化的方向發展。
母嬰消費升級:由單一月嫂到母嬰護理的升級體驗
早在2015年7月,國家標準委批準發布了《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范》和《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兩項國家標準,并于2016年2月正式開始實施,對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和家政服務機構劃分進行規范與界定。據了解,明年可能出臺新的母嬰保健專業技術規范,屆時新國標將進一步規范母嬰護理服務。
母嬰消費升級,市場上月嫂服務也在不斷升級,由最初的單人服務發展出多人團隊式服務,并引入電子化和智能化等操作手段,不斷提升用戶體驗。以家政行業龍頭企業58到家為例,其近期將月嫂服務全新升級為月嫂(1+N)MCN母嬰護理服務,1+N即一個月嫂加多人的團隊服務,MCN意為Maternal-Child Nursing。
據悉,58到家月嫂(1+N)MCN母嬰護理服務采用智能化管理模式,可以根據每個家庭的個性化需求定制專屬的母嬰護理服務計劃,通過月嫂進行高標準高效率執行,實現專業化、智能化、標準化的母嬰護理服務。此外,58到家還為每個用戶提供云管家和AI客服,及時響應用戶需求,縮短反應時間,提高溝通效率。
母嬰護理涉及母嬰健康管理、母嬰營養管理、母乳喂養指導、產婦產后康復、產婦心理疏導等多個服務內容。有了背后強大的團隊支持,月嫂可以為母嬰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務。58到家這種“把月子中心帶回家”的服務模式正受到越來越受消費者的青睞。
綜合來看,母嬰護理是內容+服務的融合服務,包含胎教、早早教、母嬰護理、健康管理、營養管理等,并具有突出的長尾效應。在標準化服務之外,個性化的中高端服務是大勢所趨。58到家新推出的月嫂(1+N)MCN母嬰護理服務正順應了不斷增長和升級的母嬰消費市場需求,其前景大為可觀。
“體驗為王”的母嬰新消費時代已經來臨,低線城市消費市場潛力巨大,母嬰護理服務的精細化、專業化、標準化及品質化是行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消費者期待優質的服務和全新的生活方式,只有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才能長遠立足。母嬰護理服務的穩定有序發展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和創新,畢竟,中高端母嬰消費,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