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吃飯啦。”每天中午,護理員都會來到83歲的義烏失能老人陳金菊住處給老人喂食、照料。
如何更好地照料、服務失能人員?義烏作為國家長期護理保險(下稱“長護險”)建設重點聯系城市和省級試點城市,按照每年人均繳費123元的標準設立“長護險”。每位市民每年人均繳費36元,其余由單位或財政負責,困難群眾個人繳費由財政全額補助。
陳金菊因老年癡呆、慢性肺炎、心血管病等病情加重,導致中度失能,需長期臥床照護。由于子女工作忙,今年年初,家人商量后就把老人送到了義烏城西養老中心。陳金菊在養老中心的護理等級屬“特級護理”,每月護理費用為2700元。高昂的護理費用讓家屬覺得難以承受。今年4月,陳金菊通過“長護險”失能評估,可以享受長護險待遇,每月只要支付675元。
交了保費,服務質量也要跟上。義烏采取居家上門護理、養護機構護理和醫療機構護理等不同服務形式。針對不同的護理服務形式,義烏分別組建了生活護理、醫療護理的隊伍。其中生活護理員由鎮街衛生院實行網格化管理,一共提供40個服務項目。醫療護理員由鎮街衛生院家庭醫生簽約團隊和專業護理機構醫護人員擔任,并由此組建家庭醫生團隊,為失能人員及時提供上門醫療護理服務。
截至目前,義烏“長護險”參保人數已突破102萬,占常住人口比重77.9%,其中戶籍人口參保率達99.6%。自2018年10月運行以來,累計惠及5188名失能人員。
轉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