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江蘇省首批215名醫療護理員培訓結業典禮在蘇州市舉行。這些護理員經前期數月培訓、賦能升級,獲得了合格證書,將正式以醫療護理員的身份上崗,開展規范、優質的醫療護理服務。據悉,作為第一批國家級醫養結合試點城市,蘇州市此舉為全省首創。
近年來,蘇州市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逐年增高,截至2019年底,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185.67萬人,占全市戶籍人口的25.69%。從蘇州大市看,常熟市、太倉市、姑蘇區的老齡化程度都已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除工業園區外,其他市區的老齡化程度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各市、區普遍呈現老年人口增幅加快、老齡化趨勢加重、高齡老人增多、老齡化差別加大等特點,對蘇州市醫療衛生健康服務產生挑戰。
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加蘇州市護理服務業人力資源供給,精準對接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服務需求,尤其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升醫療護理質量,蘇州市衛生健康委、財政局、醫保局、人社局、民政局聯合在全省率先出臺《關于開展蘇州市區醫療護理員培訓工作的通知》。
蘇州市衛生健康委基層衛生與老齡健康處二級主任科員王慶慶介紹,蘇州市醫療護理員培訓項目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數月來,市護理學會及全市5個臨床培訓基地全體教師精心準備,開拓創新了蘇州醫療護理員培訓的方法和路徑。
“這些學員以往的身份為養老護理員,主要從事生活護理工作。而現在,他們到三級醫院接受臨床培訓和實操,掌握并提高了血糖監測、生命體征監測、胃造瘺管護理、留置導尿管護理等醫療護理操作技能水平,未來將以醫療護理員的新身份持證上崗、提供服務。”王慶慶表示,首批學員通過集中理論講座、問題式學習、操作演示及臨床實踐等270多個學時的學習,最終215人通過了考試考核,獲得醫療護理員的證書。接下來,這些醫療護理員將分別進入全市醫養結合機構及居家醫療護理機構工作,為市民提供規范化、高質量的醫療護理服務。
蘇州市衛健委副主任、市老齡辦主任卜秋表示,加強醫療護理員培訓和管理,為他們“賦能”,是加快發展護理服務業、增加護理服務供給的關鍵環節。她表示,這對充實蘇州市護理服務從業隊伍,提高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和服務水平尤其是醫療護理質量水平,都有著極為重要和深遠的意義。要通過明方向、抓機遇,強隊伍、優服務,建機制、立措施,突出目標導向、需求導向、問題導向,將蘇州市醫療護理員培訓工作持續推進。
值得一提的是,為讓該項工作順利開展,蘇州多部門還出臺了配套支持政策。市人社局將醫療護理員的培訓按照相關規定落實就業扶持政策,對符合條件的培訓對象納入職業培訓補貼。市醫保局根據蘇州市今年1月出臺的《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第二階段工作的實施意見》,結合全市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推進情況,鼓勵定點居家護理機構提供居家醫療護理服務。此外,支付標準也作了調整,醫療護理員支付標準較居家護理陪同護理員提高了10元/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