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突出健康,統籌推進。健康是文明的體現、優生的基礎、致富的前提、奉獻的保障和家庭幸福的基本條件。要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待,突出健康的基礎性、關鍵性作用,加強統籌,全面推進。
聚焦家庭,深化內涵。根據不同家庭的健康狀況和不同成員的健康需求,開展針對性強的健康促進活動,一家一策、各具特色,在參與建設活動的實踐中,引導家庭強化健康理念、增長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習慣。
重視個體,人人參與。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倡導從我做起,從日常做起,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相互關愛、相互監督,使每位家庭成員都成為健康家庭建設的參與者、奉獻者、獲益者。
城鄉共進,鼓勵創新。結合城鄉家庭實際,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搞一刀切。注意宣傳推廣基層的鮮活經驗和先進典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大膽創新,不斷豐富和深化健康家庭建設的內涵和外延。
(二)主要目標。
2020年底前,各地研究制定“健康家庭建設活動”規劃,明確目標任務,納入健康中國建設總體部署,全面啟動健康家庭建設工作,倡導社會各有關方面和廣大家庭積極參與。“十四五”期末,促進家庭健康發展的政策環境進一步完善,社會各方面參與的積極性明顯增強,重視家庭健康的社會氛圍基本形成,家庭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家庭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家庭建設活動”成為健康中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主要任務
(一)提高家庭成員的健康素養。充分利用大眾媒體和新媒體等,廣泛宣傳中國公民健康素養—基本知識與技能(2015年版)。充分利用村居社區人口學校、計生協會員之家、健康小屋、家庭健康服務中心等,組織健康家庭講座,提供健康家庭宣傳折頁、宣傳冊及健康家庭服務包。倡導家庭制定健康管理規劃,幫助家庭成員了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相關項目,積極參與配合家庭醫生簽約,提升家庭成員科學就醫、合理用藥的水平。面對突發重大傳染病疫情,教育指導家庭成員嚴格遵守法律法規和社區防控規定,加強自我防護,積極參與支持群防群控,嚴防疾病侵害。
(二)培養健康文明的生活習慣。提倡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生活方式。落實“三減三健”(減鹽、減油、減糖,健康口腔、健康體重、健康骨骼)。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手、常洗澡、早晚刷牙、飯后漱口。推廣公筷公勺,倡導分餐制,做好餐具清洗消毒。創建“無煙家庭”。倡導未成年人不飲酒、成年人少飲酒不酗酒。保護未成年人視力。規律起居作息,避免熬夜透支。積極參與全民健身行動,鼓勵家庭成員積極參與廣場舞、社區歌會、健步走、家庭運動會等文體活動。
(三)營造清潔衛生的家庭環境。改善居家環境,提倡簡約環保裝飾,做到家庭衛生整潔、光線充足、通風良好。注重廚房、廁所保潔,做好油煙排放,消除異味。定期殺蟲滅鼠,清理衛生死角。引導家庭養成垃圾主動分類的習慣,革除亂扔垃圾、隨地吐痰等陋習。指導嬰幼兒、老年人家庭進行適幼、適老化改造。引導家庭自覺維護村居社區環境衛生,保持社區整潔有序、安全和諧。
(四)構建溫馨和睦的家庭關系。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弘揚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愛幼、親戚和睦、鄰里互助等優良傳統,倡導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破除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注重子女的家庭教育,關注孕產婦、老年人、青少年身體、行為和心理變化情況,積極給予關心關愛。逐步普及心理健康促進服務,遇到災害或疫情時及時開展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做好家庭成員重大疾病和事故后的心理創傷康復。關愛留守兒童,指導監護人依法履行責任。
(五)加大困難家庭的扶助力度。開展落實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聯系人、家庭醫生簽約、優先便利醫療服務“三個全覆蓋”專項行動。普遍建立“暖心家園”,開展“暖心行動”,做好特殊家庭成員的生活照料、養老關懷和精神慰藉等工作。加大對獨居、空巢、高齡以及失能等困難老年家庭的扶助。充分發揮中國大病社會救助平臺作用,深入開展“幸福工程”“幸福微笑”系列公益活動和健康援助行動,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等家庭提供精準幫扶,鞏固脫貧攻堅和健康扶貧成果。
(六)營造家庭友好的社會環境。大力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充分發揮家庭的主體作用,鼓勵社區提供多方面支持,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普惠托育機構。全面落實產假、延長產假、護理假等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提供福利性嬰幼兒照護服務,采取有效措施幫助職工平衡家庭和工作的關系。開展“優生優育進萬家”活動,做好新生兒訪視,通過入戶指導、親子活動、家長課堂等方式,提供出生缺陷預防、母嬰健康、母乳喂養、輔食添加、幼兒保健等指導,增強家庭科學育兒能力。以大中學生和流動人口中的青年人為重點,開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動。提供科學備孕指導,積極推廣避孕方法知情選擇,預防和減少非意愿妊娠。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開展“健康家庭建設活動”,有利于增強家庭對健康影響因素的重視,積極預防各種傳染病、慢性病等對家庭的威脅;有利于充分動員和激發廣大家庭的力量,積極投身健康中國建設;有利于鞏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提高思想認識,將“健康家庭建設活動”納入健康中國建設總體部署,精心組織,統籌推進。各級計劃生育協會要充分利用網絡隊伍和群眾工作優勢,將“健康家庭建設活動”與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扶助關懷、優生優育指導、青春健康等工作緊密結合,引導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創建活動。人口福利基金會等社會公益組織要廣泛動員利用社會多方資源,共同推動活動深入開展,并做好“健康家庭建設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
(二)強化基層活力。把“健康家庭建設活動”與愛國衛生運動、創建衛生城市(鄉鎮)等緊密結合,發揮好基層衛生健康服務網絡作用,廣泛吸引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基層工作人員健康宣傳、健康指導、健康管理能力。
(三)加強監測調研。在人口與家庭發展動態監測中,將有關健康家庭指標作為重點監測內容,動態掌握,精準施策。加強對各地活動情況的調研指導,及時研究解決難點問題,推動活動常做常新。
(四)加強宣傳倡導。充分利用主流媒體和新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強化輿論宣傳,營造人人參與、家家受益的良好氛圍。培育和推廣創建活動典型經驗和特色做法,做好案例征集,宣傳先進典型,強化示范引領。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
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辦公室
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